校内各单位:
根据《焦作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焦科〔2022〕5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创新能力,按照“明确领域方向,优化建设布局,择优遴选支持”的原则,经研究,决定新建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依托企业建设实验室主要是面向我市主导产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现代工程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机构所建设实验室主要是面向学科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面向我市经济社会的重要领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 一)企业类:
1.须为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或上年度研发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的科技型企业,且近三年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的科技型企业。
2.研究发展方向符合我市经济与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研究开发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省(部)、市(厅)和大型央企重大科研任务。
3.近三年在相关产品技术领域自主获得的知识产权成果(包括发明专利、新药临床批件、新药证书、动植物新品种、新兽药等类别)不少于2项。
4.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水平较高、学风严谨、开拓创新精神强的学术带头人(有省、部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的研究人员)2人以上;实验室主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固定研究人员不少于20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上的科研人员比例不少于7人。
5.具备一定规模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其中实验室面积800平方米以上;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科研实验的要求,其总值(原值)800万元以上。
6.申请建设单位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管理科学、高效精干、勇于创新,能够承担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的责任;每年能为实验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及相应经费等配套条件;已建立起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初步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二)学科类:
1.依托学科应是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或特色学科。在重点发展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或地方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省(部)、市(厅)和大型央企重大科研任务。
2.近三年在相关产品技术领域自主获得的知识产权成果(包括专著、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发明专利、新药临床批件、新药证书、动植物新品种、新兽药等类别)不少于3项。
3.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学术水平较高、学风严谨、开拓创新精神强的学术带头人(有省、部级以上学术荣誉称号的研究人员)2人以上;实验室主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固定研究人员不少于20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上的科研人员不少于15人。
4. 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科研实验条件和工作基础,其中实验室面积800平方米以上;拥有的科研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科研实验的要求,其总值(原值)800万元以上。
5.申请建设单位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管理科学、高效精干、勇于创新,能够承担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的责任;每年能为实验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后勤保障及相应经费等配套条件;已建立起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初步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二、注意事项
(一)申报联合建设的实验室必须有联合建设协议书,加盖单位公章,并明确主要依托单位,以及各个建设单位在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组建焦作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应组织不少于5名从事重点实验室管理的专家对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申报材料等进行论证,并附专家论证签字意见表(姓名、单位、职称、专业、联系电话等)。
(三)市级重点实验室统一按照“焦作市 XXX(核心研究 方向)重点实验室”命名。
三、申报程序
(一)各申报单位严格按通知填报《组建焦作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学科类/企业类)》(格式见附件1、附件2),并附相关佐证材料。
(二)申报材料书籍式装订后一式5份报送科研处。要求:纸质材料正反印刷为A4胶装(勿用塑料封面),总页数不超过200页,申报书和佐证材料装订在一起,同时按申报的实验室名称上报PPT答辩材料(时间不超过20分钟),联合建设的实验室需要先盖校外单位公章。材料报送时间为2025年10月21日下午下班前,另将申报材料、PPT答辩材料和推荐汇总表电子版发送科研处邮箱jzdxkycxmsb@126.com。
此次申报我校没有名额限制,请各位教师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申报。以上如有疑问请联系科研处,联系人:史志杰,联系电话:2989077。
附件:1.组建焦作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企业类)
2.组建焦作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学科类)
3.推荐汇总表
科研处
2025年9月28日